炎炎夏日,冰品彷彿救星,不過你是否也有這些擔心:「吃太多會發胖、胃不舒服?忽冷忽熱會傷身?」別擔心,本文透過專業醫學研究與營養師觀點,幫妳破解冰品迷思,並提供安心吃冰的小技巧!
📌 目錄
- 冰品真的能「降體溫」嗎?科學揭密
- 吃太冰對身體有哪些影響?
- 冰品營養優缺點一次看懂
- 夏天安心吃冰的實用建議
- 常見問答 Q&A
- 結語:吃冰,也可以很健康
1. 冰品真的能「降體溫」嗎?科學揭密
你吃到第一口冰,會瞬間涼爽,但這是短暫感受,不等於幫身體降整體溫度。
- 一項澳洲研究指出,冷飲如冰淇淋最初會造成口腔與消化道瞬間降溫,但不久便會被身體溫度中和,真正核心溫度並未降低。
- 新加坡一項實驗使用「冰沙」(ice slurry)飲用於運動前,可在濕熱環境減緩熱感並降低核心體溫約 0.3 ℃,但效果集中於運動表現與耐熱性。
➡︎ 總結:冰品感覺涼快,但對於整體散熱作用有限。真正降溫應依靠補水與出汗調節。
2. 吃太冰對身體有哪些影響?
- 腸胃不適:急速溫差可能造成腸胃痙攣、消化不良或腹瀉。
- 腦凍痛(Brain Freeze):短暫但劇烈的頭痛反應,與口腔血管急速收縮有關 。
- 熱量負擔:冰淇淋含高糖高脂,每 100g 約 16g 脂肪、20g 糖,過量可能增加肥胖與代謝負擔。
- 食物添加物風險:部分冰品含乳化劑, 可能影響腸道菌相,增加發炎風險 。
3. 冰品營養優缺點一次看懂
優點
- 含乳質、鈣、維生素D,有助骨骼健康
- 心情提升:甜食可讓腦中分泌快樂激素,有助緩解情緒
- 補水的一部分:含有水分,可補充因高溫流失的體液
缺點
- 高糖、高脂:不當食用可能引發肥胖與心血管風險
- 含添加物、乳化劑:可能影響腸道健康
4. 夏天安心吃冰的實用建議
- 控制份量:建議每日 50~100g 適量先冷卻口腔再進食。
- 選擇智慧冰品:低糖、低脂或添加益生菌/果蔬的天然冰更友善身體。
- 搭配水或黃豆水:避免只吃冰淇淋,多喝水有助散熱與消化。
- 搭配身體活動:吃後可散步、泡腳或吹涼風幫助消化與體溫平衡。
- 留意身體反應:如出現腹痛或腦凍痛,可改吃果冰或含溫冰棒。
5. 常見問答 Q&A
Q1:吃冰會不會發胖?
只要保持每日營養均衡,每週 2~3 小球冰淇淋並不會成為肥胖主因。關鍵是「整體飲食與活動」 。
Q2:哪種冰最健康?
偏好天然果泥製冰棒、低糖乳酪冰或含益生菌的果物冰品,較清爽且有營養。
Q3:吃冰會讓痛風、牙齒敏感嗎?
本身有痛風或牙敏狀況,建議選低糖冰棒,慢慢吃並避免黏牙型冰或經常過冷刺激。
Q4:天氣這麼熱,真的不能每天吃嗎?
可以,但更重要的是「均衡攝取&補充水分」。搭配水果與水或電解質飲品,吃冰變成放鬆小插曲,而不是負擔。
![]() |
【蝦皮免運】多芬冰淇淋去角質身體磨砂膏298g |
6. 結語:夏季想吃冰,也可以吃得恰到好處
夏天吃冰是種心靈享受,但我們的身體更需要的是水分、活動、均衡營養。
控制份量、聰明選擇、搭配「身體小行動」即可放心享受。
讓冰品成為生活的愉悅點綴,而不是健康隱患!
📣 請記得,《暖暖室》一直都在這裡,
用文字、故事與知識陪妳一起學習溫柔照顧自己。
想看更多女性健康、夏日心靈、美肌飲食的內容,歡迎追蹤我們的粉絲專頁:《暖暖室》The Cozy Corner!
👉 點我追蹤暖暖室
0 留言